色彩风格

宣告送达进企业 以案释法护安全

【字号:    】        时间:2025-06-27      

  本网讯(通讯员 谢梦雅)近日,青山区检察院开展宣告送达暨企业普法活动,将司法办案与法治宣传深度融合,以“现场宣告+案例宣讲”的形式,为企业安全发展注入法治动能。
  司法实践:从案件办理到宣告送达的“法理融合”阐释

  经前期检察官联席会议综合研判涉案枪支数量、枪口比动能、犯罪情节等要素,结合龚某某的一贯表现,该院对办理的龚某某非法持有枪支案依法作出相对不起诉决定。随后,通过公开听证广泛听取听证员、侦查人员及单位代表意见,以多方参与的实质化程序保障司法裁量的公正性。
  在作出不起诉决定后,检察机关前往被不起诉人所在单位进行宣告送达。在送达现场,承办检察官向龚某某及其所在单位代表详细介绍案件原委,从“行为违法性”与“情节轻微性”双重维度阐释不起诉依据。该院党组成员、副检察长杨思哲现场宣读《不起诉决定书》并教育训诫:“不起诉不代表行为不构成犯罪,而是综合考量后认为被不起诉人犯罪情节轻微,依法作出不起诉,需始终对法律保持敬畏。”这番兼具“力度”与“温度”的宣告,让在场人员深刻认识到“兴趣爱好不能触碰法律红线”的底线思维。
  普法深耕:安全警示与行业治理的“双向赋能”
  以案件为切入点,检察官开启定制化普法课堂。针对龚某某因“兴趣爱好”涉罪的教训,检察官警示企业员工“远离危险物品、抵制低级趣味”,用“身边案”教育“身边人”。同时,结合企业安全生产与知识产权保护需求,检察官特别提醒:“既要拧紧生产安全的监管阀门,也要织密知识产权的保护网络。”
  杨思哲副检察长围绕三大安全重点强调:人身安全:警惕“爱好陷阱”,杜绝非法持有危险物品;财产安全:强化知识产权管理,防范技术成果流失;生产安全:压实制度责任,将安全规范嵌入每道工序。
  企业回响:从案例警示到长效治理的“法治共鸣”

  “检察官的讲解戳中了企业管理的痛点!”企业代表感慨,“我们将引以为戒,立即开展安全隐患排查,定期组织法治培训,把‘安全关’转化为发展优势。”这场以“宣告送达”为载体的普法活动,既让被不起诉人亲历“司法温度”,也推动企业将法治要求内化为管理准则。
  青山区检察院通过公开听证、宣告送达开展普法宣传,以公开促公正,深化被不起诉人对违法犯罪的认识;以案例促法治,增强群众法治意识,彰显司法“力度”与“温度”。下一步,该院将持续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,运用非刑罚处罚措施,做好相对不起诉案件综合治理“后半篇文章”,推动司法办案与社会治理深度融合。